您的位置:首页 > 玉文化 > 玉出南阳

独山玉雕“第一村”历史轨迹探微

时间:2016-03-16 15:15:40  来源:独山玉文化研究中心  作者:  评论: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勾勒出黄山先民们建立的独山玉雕‘筇一村”的原貌:约在公元前5900-前5500年期间,在中原地区新郑周围广泛分布一种前仰韶文化,即裴李岗文化,其经挤生活以原始的早地农业为主,种植粟和黍,饲养家畜,兼有渔猎和黍集,住圆形或方形半地穴或房屋,用石斧、石镰、石铲等作为生产、生活工具和用具。然而距今7500年之后,这一分布地区内的考古学文化似乎发生了转移,或被一种新的文化所代替。一些专家认为,由于中原大地干旱原因,造成一些小河断流或水位下降,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畜牧、狩猎和捕捞业受到了严重影响,人们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干旱甚至还造成疾病流行、瘟疫肆虐。为了争夺水源或肥沃之地而发生的部族战争等似乎不可避免。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支生活于舞阳(明、清两代隶属于南阳府)的裴李岗人(与传说中的炎黄时代人相当)便沿贾河(流经今方城、舞阳两县)来到了上游方城县独树镇“大张庄村”一带,其中的一些人继续西进来到今南阳城北卧龙区槐树湾镇白河一侧“黄山村”一带。还有一些人穿越南阳盆地驻足丹江下游的今浙川“下王岗村”一带。当时,“黄山村”虽然同样受到干旱的困扰,但这里毕竟是南阳盆地的中心地区,源于伏牛山南麓的白河(古称清水),并未因大早而断流,相反仍然是草绿水清之地。大自然的馈赠挽救了这些濒于死亡的人们,给他们创造仰韶文化提供了一个良机。他佃用古老的方法种植粟、黍,打剥、磨制鞋底状石铲。不久他们便发现用距他们约2.5km处的独山上的材料制作鞋底状玉铲更加美观、坚韧,而且较之白河河床地带采集拣选的砾石材料更加便捷、丰裕和经久耐用。于是,“黄山人”的“玉、石并用时代”便由此开始了。

  
  自从黄山先民聚落于黄山,从考古试掘到考古调查获取的遗迹、遗物看,其遗址大致经历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也就是仰韶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600年)两个不同的考古文化时期。在铜、石并用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约公元前3000-前2000年)时期,黄山遗址似已逐渐走向没落的境地。地表上偶尔见到的一些庙底沟二期文化陶片、河南龙山文化陶片、石家河文化陶片便是证据。其原因可能与江汉平原兴起的屈家岭文化、石家岭文化北上的势力占有或影响有关。再之后,便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一重废墟——黄山遗址了。
  
  南阳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四五十万年的更新世中期,中国猿人南召直立人就生活繁衍于白河上游、伏牛山南麓,即今南召县云阳镇杏花山一带,从而创造了灿烂的旧石器时代文明。文物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在白河上游南召县云阳镇小空山上洞与下洞发现了一批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物,从而进一步确认了中国晚期智人“小空山人”的存在,以及白河——中国中原地区母亲河的地位。
  
  生产、生活于南阳市黄山的先民们就是盖房葺屋,并用玉器作为一种独特的生产工具,开始了考古学所说的新石器时代的历史。尔后的十里庙遗址,则证明了南阳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西周中晚期,宣王命召伯虎为申伯于谢地建“邑”,即构筑一般城市,揭开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新的一页。
  
  综上所述,南阳是沿着白河,由中国独山玉雕“第一村”(黄山遗址)一“夏人之居(十里庙遗址下层一殷商故址(十里庙遗址中、上层)一谢国故址(十里庙遗址上层)一申国故址(南阳元、明、清府城)发展而来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本文网址:/yuwenhua/yuchunanyang/2016-03-16/639.html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热点排行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