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玉文化 > 玉行天下

玉器常识

时间:2014-07-04 11:26:39  来源:  作者:  评论:

   玉材的生成原因与过程,与一般的石头、铁矿石等差不了多少,但开采的情况却有所不同。这是由于玉矿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不同形式所引起的。什么样的玉才算好玉?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玉的涵义本来就广。许慎说:“玉,石之美者。”因此,一般地说,自然生成的、加工后能成为细腻匀润、色彩鲜丽、质地坚韧、化学性能稳定的美石,都可在玉类归述。

  
  我们平时说玉其实以软玉和硬玉为主。软玉类,是指透闪石——阳起石矿物组成的玉石,即白玉、青玉、碧玉、黄玉等,硬玉即与软玉性状接近的源自缅甸的翡翠。而钻石、红蓝宝石、玛瑙、水晶之类,大多是单晶体结构矿物,狭义地属于宝石;象牙、珊瑚、煤晶、龟甲之类,则归属于“有机质宝石”。对于软硬玉的要求比较一致,即质地坚硬致密、色泽晶莹鲜丽为好。但玉文化确实是唯中国深奥的一种特殊文化,她确实充溢了中国整个历史时期,有关的趣闻佚事,更是丰富多采、光怪陆离,让人目不暇接。
  
  中国从玉的文字很多,“球、琳、琅、环……”约五百个,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描述,也音欢加个玉字。如玉女、玉手、玉容、玉貌、玉照、玉音、玉食……哪怕是为正义或节操作出牺牲,亦以“玉碎”来形容。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传记中,更不乏有关玉器时惊魂慑魄、催人泪下的故事。玉文化在其他地区和国家,虽有发现,但像中国这祥绵延漫长,从一万年前原始落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野蛮时代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到当今发达的电子、太空时代。伴随中华民族走过了整个历史时期的现象,是世所仅见的。而且中国玉文化的内涵丰富深邃,人格化、神秘化的程度让人不可思议。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一般认为最早的资料见之距今一万二千年的辽宁海城仙人洞遗址。它是一件蛇纹石质地的石器。稍后有距今七千多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的项间挂饰小玉璜等。约六干年前上海崧泽遗址下层,马家浜文化的耳饰。五千多年前的崧泽遗址中层墓中发现的玉璜、玉环等。这个阶段早期和仙人洞的玉器,可能因材料稀少,又与石材伴出,粗糙的打制工艺淹没了细洁美艳的优点,一度使它只能作为生产工具使用。随着磨制技术的发明,人们终于规律性地发现了在石材中还有一批经磨制后显露出特别细洁、美艳的材料。虽然人们尚不知其为玉,但已被有意选出,专门用于人体的装饰。崧泽人把玉含在口中的现象,甚至朦胧地昭示了先民已经对玉器产生了一种不可名状的神秘思想。喜欢玉的人,最怕的也许就是赝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假货。市场上玻璃仿制品的辨识,恐怕是赝品中最普遍、最简单的一种。常见的是一批被称为翡翠的、光溜溜、讨人欢喜的小圆环、小鸡心、玉牌片。这种玻璃制品因为是浇模而成,合范时高温的玻璃液在器物的边沿多少会冒溢出一点,冷却后成为隐隐凸起的范线。用手摸、肉眼看都会有所发现。如果手上有放大镜,映光观察,其中定有大大小小的气泡。
  
  鉴别玉器真伪,可以从三处观察:
  
  一、由于玻璃质地十分脆硬,结构排列疏松,缺乏玉的致密和坚韧性,经不起强烈的高速旋刻,因此,在玻璃上一般加工不出高浮雕和圆雕。
  
  二、用放大镜查找气泡,哪怕只能见到一个,也就是玻璃。
  
  三、玻璃加入氧化铬,色近红宝石;加入氧化钴,色近蓝宝石;加入氧化铬和氧化铜,色近祖母绿等等,还有好多色。但它的色调总显得单薄,缺乏天然玉色之油润、浑厚的感觉。比较难识的品种,以高分子材料制作的假玉为主。其颜色可以任意调配,放大镜也难找气泡,据说红外光谱仪上能立显原形,但目验除了一般不实用的破坏性检验,敲碎找石质断面,火烧看其反应等办法外,关键要看器表有无天然石纹。人为加工的毕竟不自然,高情放大镜下更会暴露无遗。
  
  玉器的鉴定,分新玉和旧玉两类。新玉的鉴定侧重于真假品种、质地优劣与雕工的精粗。有些技术性内容前已涉及。然而旧玉的鉴定就不一般了,它除了新玉的几个基本要求之外,还要识得玉器的制作时代和在历史上的价值。
  
  玉器历史价值的证实,是以明确的时代为基础的。熟悉各时代玉器的常见造型、特色工艺、流行色质。再参阅有关论及某一时代玉器特点的论文,互相联系,对玉器的断代水平便会产生一种理性的提高。应尽可能多的接触实物,以校正书上图画与实物之间的视差。
  
  另外,时代的判断在有些玉器上允许有一定的跨度。因为玉石器比较珍贵,又不易腐朽,因此,作为传家宝,早期的玉器出现在晚几百年的墓葬中,也是有不少先例的。
  
  
本文网址:/yuwenhua/yuxingtianxia/2014-07-04/428.html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热点排行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