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玉文化 > 玉出南阳

中国独山玉雕“第一村”

时间:2015-03-05 17:57:37  来源:独山玉文化中心  作者:江富建  评论:

   黄山遗址,位于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城北约10公里处,西南距中国产玉名山──独山约三公里。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不仅拥有新石器时代一切习见的特征,广泛使用磨制石器、制造陶器、开始定居生活,发明农业和畜牧,生活资料有较可靠的来源;而且就地取材,大量采集磨制与使用独山玉器,从而成为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最早、最大的独山玉雕村。

  
  黄山,是一座由云母石英片岩构成的低山,海拔152米。黄山遗址座落于黄山之上,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一般高出地面约17米。遗址东临白河,北、西、南三面与平原接壤,北、西北有盛产石灰岩、汉白玉的蒲山和丰山,西南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产地——独山,山环水绕,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河流、山林、平原为生活于黄山的人们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渔猎、采集和农耕条件。约距今7500年前,一支大抵来自中原地区东北部的先民来到了黄山,揭开了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第一页。仰韶文化时期,他们住在“独成一室”、“两间互通”或六间“交错相连”的房屋里,用打制或磨制的石器、玉器从事农畜牧业生产,并掌握了制陶、琢玉和纺织技术,过着比较稳定的聚落生活,使黄山“村”成为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独山玉雕“第一村”。
  
  黄山玉器可分为打制玉器、磨制玉器和其它玉器几种。打制玉器有盘状器、砍砸器、刮削器、玉片、玉铲、玉凿、玉镰等。磨制玉器有斧、铲、楔、锛、凿、镰、刀、镞、球等,除少数玉斧、玉凿器形完整或较完整外,其它制品多“体无完肤”。其它玉器,指的是打制与磨制以外的玉器,如玉锤、玉砧等。此外,散存于地表的各种玉料随处可见。这些玉料部分为原生岩块,一般不成形,而大部分玉料则可见人为所致的打击痕迹。
  
  从裴李岗文化晚期(距今约7500年前)开始,经仰韶文化时期,至屈家岭文化晚期,黄山先民们大致在南阳生活了三千余年,他们用原始的独山玉石工具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南阳远古文明。之后,便消失于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4000年前),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玉石之路,一般指古代新疆和田玉输入中原之路,这是一条遗失于历史迷团的古道。然而,黄山玉料、玉器并非来自遥远且险阻的中国西部,而是来自眼下不足3公里的独山。独山玉那美丽的颜色,异乎寻常的硬度,为生活于黄山的先民们所景仰,为脚下白河滩的各种砾石所不及。约在裴李岗文化晚期(距今约7500年前),黄山先民们便开始了采玉、用玉的历史。那时,独山的地表到处是玉,有墨绿、黑绿、黑白、绿白花斑玉和多色玉,也有白玉、绿玉、青玉、黄玉、紫玉、红玉等单色玉,但均限于地表散存玉块。对于藏在岩体中的“独翠”,即使出露部分,也因手无寸铁而不得不怏怏而去。采玉之后,采玉人手提肩扛踏上回家之路。由此可以推定,即使新石器时代“就地取材”的用玉说能够成立,也非现代人想象之易事。
  
  由此,我们可以勾列出黄山先民们建立的独山玉雕“第一村”的原貌:约在公元前5900—前5500年期间,在中原地区新郑周围广泛分布一种前仰韶文化,即裴李岗文化。其经济生活以原始的旱地农业为主,种植粟和黍,饲养家畜、兼有渔猎和黍集,住圆形或方形半地穴或房屋,用石斧、石鎌、石铲等作为生产、生活工具和用具。然而距今7500年之后,这一分布地区内的考古学文化似乎发生了转移,或被一种新的文化所代替。一些专家认为,由于中原大地干旱原因,造成一些小河断流或水位下降,使人们赖以牧畜、狩猎和捕捞的产业受到了严重影响,人们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干旱甚至还造成疾病流行、瘟疫肆虐。
本文网址:/yuwenhua/yuchunanyang/2015-03-05/520.html
上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发表评论
热点排行
最新信息